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侯府本就热闹,现下多了个孩子,更甚之。姜政来此之后,很快熟悉了侯府的环境,病很也很快好了起来。
这孩子不仅聪明,而且好学,就是在病中,也一天功课没落下,偶尔不读书时,章暮与姜合便带着他骑马射箭,文武一样不落,到是比在宫中自在许多。
跟着姜政来的那些下人,姜合分不出心来去探究他们究竟是眼线还是探子,索性将他们都打发去了庄子上。同意姜政来侯府的那日晚上,皇帝又在大热天里发了风寒,朝事又分到了姜合和几个皇子手上,皇帝无暇顾及外事,是以侯府中还是如铁桶般。
自从这次皇帝身子不好,一股流言从宫中传出后,除了姜离外,剩余几大皇子身后的势力都走到明面上,众人心照不宣,朝堂上一下也多了好几派人。
纵是如此,然而最大的一方,还是常住宫中的姜离。
不仅是因着他常住宫中,更是因为他手中的游医控制着帝王,姜离又往游医身旁派了许多人保护,让姜合他们无法下手。况且姜合与司空越不知皇帝如今的身子内里到底如何。现下一切事情都未有定论,这时若冒然出手,惹怒了姜离,天子驾崩,天下将会大乱。
因此,京城宫中各方势力纠缠,现下就比谁的人更得用,位置更高罢了。
五月里,皇帝带着病断断续续上朝,弹劾章暮的折子也没断过,虽是小事,但出现的多了,也会引起崇明皇帝的不满。
六月初,章暮因失职被皇帝惩罚在府中闭门思过三日。总归不是大事,章暮心也大,并未放在心上,在府中与姜政玩了几日。
章暮清闲,倒是姜合逐渐忙了起来。他手中有了宫中要职,背后明面上的势力显现后,与各方人接触的也多了起来,现下做事也不用似从前般避着人,是以京中人不免议论道,菁王殿下再不似从前般淡泊了。
议论过后,众人也能理解,毕竟姜合嫡皇子的身份在那摆着,要紧时候,他没有动作众人才更不安心。
宫里的探子时不时传来消息,姜合看过,基本都是小事。自从上次见过姜离后,姜合本以为将他激怒了,他手握着边北的那些事会被捅出来,但是姜离并无动作。由于姜离没有动作,姜合也只能让人时刻看着姜离的动向并细致地将之报给他。
毕竟头顶悬着的这把剑,总有落下的一刻。
然而纵是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也没料到姜离会以身为饵,亲自下场,当面看戏。
六月初七,皇帝大好,重开朝会。
这时已经入夏,卓州一旁的河道突然涨水,淹了不少村庄。因着从前姜合在裘州时治过水灾,是以皇帝听后,命姜合带些人前去救灾,安抚百姓。
姜合领命出发前,特意派人去给司空越传信。因着近日御史台也莫名接到了许多几个纯臣贪污的案子,司空越脚不沾地,姜合也有几日未见到他了。如今姜合一走,少则半月,多则俩月,大面上的事只能交给司空越。
章暮解禁后,经常与司空允驻在西京营,因着听见旨意,章暮特地回来了一趟,二人说了会儿话,姜合让章暮万事小心,看着他答应了,又在当夜收到司空越的回信后,姜合隔日便出发了。
六月初十,晨起起了些刺骨的凉风,西塔又一次出兵,威胁大楚边北百姓的消息传回京中,崇明皇帝紧急召章暮入宫商议朝事。
章暮回侯府换了身衣裳,客衣守在门口,见章暮出来了,他将手中披风递给了章暮。
“侯爷,天凉,带件披风吧。”
章暮匆忙看了他一眼,接过披风便走了。
入勤政殿议事,议到一半时,太监拼死进来,跪地道姜离求见。
崇明皇帝今日晨起派了姜离出宫拿消息,是以让人进来了。匆匆进来后,姜离行礼前看了章暮一眼,只见他一脸的惊慌神色,甚至行礼时方寸大乱,双膝跪地的声音噗通,听得章暮都替他疼。
“如此匆匆求见,可是有什么消息?”崇明皇帝眉目深黑,看着姜离。
皇帝如今虽是面上看着对皇权淡薄,但实际上他病重后操控之心愈强,最烦人打断议军事。
“回父皇,儿臣晨起去城外接了消息回京路过西京营时,一人跌跌撞撞横在儿臣马前,儿臣疑惑发问,但此人已经身中数箭,并不能答话,只将手中信给了我。”姜离又看一眼章暮,似是很惧怕,他道:“儿臣看后,对信中所述惊恐不已,故失了礼数,还望父皇恕罪。”
“哦?”崇明皇帝道:“有何内容?”
“这……”姜离犹豫着,似是不敢当众说出,“儿臣实是不敢说,还请父皇亲自相看吧。”
太监将姜离手中的信呈给皇帝,皇帝皱眉启开,看了起来。厚厚的信封约摸有十几页信纸,皇帝的脸色也越看越黑。
章暮无意参与内政,是以准备等皇帝看完后起身告辞。
“混账!”皇帝看完信后,一声暴喝,殿中人瑟瑟发抖。
“父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