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将老头杀了,好好地听着游医的话,再不敢乱吃药了。”
“哎,皇上一向谨慎,怎么那日如此糊涂。”
“不知。如今吃了太医与游医一同开的方子,也慢慢好转了。”姜合道:“对着生人如此信任,进内的东西一口吃下,然对着他熟知的人,却是百般戒备,恨不能让人将心肝刨出来给他看,他也未必全信。”
司空越听着这话,想起司空允,也与姜合有着一样的感受。戍边抛头洒血,本就走在刀尖上的人,皇帝却还想将刀翻了,让这些人摔个粉身碎骨,随后再放一批新人上来,如此反复,除了寒人心,不知能留下什么。
真是何必。
“罢,总归东洋只是善后事宜,不消几月,侯爷就能回来了。”
姜合听进去了,心中想的却不是此事。
如今大楚四方还算安定,唯独京中局势动荡,朝堂混乱不堪。乱状持续一年有余,崇明皇帝却还是放任,如此下去,朝中人人都心慌着,摸不透皇帝心意,赌不对登大宝之人,官员们寻着门乱站队,成也罢,若是败了,姜无姜星党吃的教训历历在目。
一族之尊荣生死,系在一人一念之差上。
可若不站队,大族尚可撑一段时间,跟着多位幕僚多看些,胜算还大,而小门小户人脉家底皆不如那些大户,转瞬间便会被人吞了。
姜合看着远处的夕阳,想着若是长此以往,此乱象怕会翻覆整个大楚王朝。
崇明皇帝心知肚明,为何不伸手干预呢?
姜合从许久以前就开始想,却始终没个答案。
“嗯,我先回府,明日入宫处理朝事。”姜合道:“我何事有空去见董不生之前,会让人给舅舅递信。”
“好。”
夕阳西下,拉长了马上人的影子,枯树上落了几只老鸦,鸦声嘶哑,昏时叫悲。
隔日,姜合进了宫中,处理了朝事后,前往勤政殿。因着皇帝在病中,勤政殿门口侍卫比平时多了一半,他一进来,便有人向他行礼。
姜合看了眼那人,点了点头,走了进去。
屋内掩着窗子,却很是明亮,崇明皇帝半靠在床上,后宫一嫔妃在给他喂药。
“参见父皇。”姜合行礼道。
崇明皇帝看了姜合一眼道:“起。”
姜合起身站在一旁,随后见崇明皇帝的眼神一直跟着他,姜合明了,上前接过了药碗,坐在床边给皇帝喂药。
伺候着皇帝喝完药又漱过口,崇明皇帝问起朝中事,姜合一一作答,回答完崇明皇帝的问题后,见他露出疲态,姜合起身告辞。
从前司空絮在时,他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向来是皇帝主动的多些,如今司空絮已去,姜合又知晓了太多前事,与皇帝更无甚可说。
勤政门外,姜合又碰上了姜离。
“哥哥!”姜离扬声唤道。
他身旁跟着七殿下姜熙,二人结伴前行,行至他面前时,一同与他行礼。
“皇兄。”
“起。”姜合道:“你们来看父皇?”
“是,正巧碰上了哥哥。”
“那快进去吧,我先回府了。”
姜合拢了拢狐裘,宫道上的风将他身上原有的药香气吹得散了些,有一部分辗转着萦绕在姜离身边。
“皇兄慢走。”
姜离轻轻吸了下鼻子,感受到那香气顺着鼻子,似是进了他的肺腑,醉得他头晕,眼见姜合要走,姜离道:“我送哥哥。”
姜合转身看他,疑惑了下,随后道:“不必,你去看父皇吧……”
“我有事同哥哥说!”姜离急忙道。
姜熙在二人之间看了看,先行告辞前去勤政殿。
他走后,两兄弟并肩在宫道上走着,客衣跟在后面,比平日里贴得近了些。
“何事?”姜合问道。
姜离道:“其实也无甚事,听闻哥哥前些日子去了司空府,外祖父可好?”
姜合有些意外姜离此问,他自小养在怡贵妃膝下,同司空絮这边的人都不亲,这些年也不知是不是长大了的缘故,竟开始学着关心人了。
姜合笑了下,不禁与他多说了些:“都好。外祖近来身子硬朗许多,舅舅从丹州给他寻了不少奇鸟,外祖很是喜欢,整日在院子里逗着那些鸟叫,吵得外祖母时常说道他,他乐在其中,被说了也欢喜。”
“外祖最是喜欢鸟儿了,今年外祖整寿,我也给外祖寻些鸟。”姜离见他笑了,也很是开心的说着:“哥哥说好不好?”
“外祖的鸟已够多了,再多来几只,怕是外祖母会生气。”
“啊。”姜离有些可惜。
路过御花园,渐渐地走到了宫门口,姜合停住步子道:“你如今刚开始当差,多放些心思在正事上吧,莫贪玩让父皇失望。”
姜离对这些话很是受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