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复了往日神色,面上红润,气色也好了不少。
自此,皇帝便开始了用此游医的药,如今用药将近一月,崇明皇帝愈来愈容光焕发了。
二人入宫后,到了勤政殿,殿内奴才说皇帝去了端康贵妃宫中,让二人来了直接去后宫。二人跟着小太监去了端康贵妃宫中,宫内,姜政正坐在地上玩着老虎布偶。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起,朕料到你二人今日会入宫,果真。”崇明皇帝笑道。
“参见贵妃娘娘。”
“参见贵妃娘娘。”
“见过殿下,侯爷。”端康贵妃道:“快坐。”
几人落了座,姜政抱着布偶往章暮身上爬,章暮将人抱起,姜政开口便道:“哥哥!”
姜合笑了下,“嗯。”
“偏心,泊宁怎么不先唤我。”章暮扁了扁嘴,逗着姜政。
姜政抱着老虎布偶,仰头唤道:“嫂嫂!”
“真乖。”
崇明皇帝笑看着座下场景,几人笑着说了会儿话。临近晚宴,又各自散了去宫殿中更衣。
整年宴前,鸣钟敲响,众人先到大殿前观烟花。
礼部早就按着礼制,在京城四方各摆了百组烟花,宫门前更是摆了龙凤状烟花,五处烟花一同点燃,场景盛大,声响惊人,五彩缤纷地落入众人眼中。
几百组烟花放了整整半个时辰才放完,小太监们端着银盘上来,宴会中各人都端起酒杯,崇明皇帝举杯朝天,扬声道:“愿大楚风调雨顺,四方安定。”
姜合道:“愿大楚国泰民安,父皇万岁万福。”
众人齐声道:“愿大楚永世太平,陛下万寿无疆。”
观礼毕,硝烟味传满京城,众人坐回殿中,鸣钟再次敲响,整年宴开始。许是因着皇帝高兴,殿中众人也是十分激情,开宴不久,竟有几个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文臣起舞庆贺。
司空越从乱中抽出,与姜合对视一眼后,转头出了殿。
宴会至终,崇明皇帝喝得满脸通红,也不忘说些正事。
“昨日,东洋海主亲自上书,称愿归顺大楚,对朕俯首称臣!”崇明皇帝唇舌有些粘连,说出的话因着声大,还是让众人听了个清楚:“这,都是转玉的功劳!”
“恭喜陛下,恭喜侯爷!”
众人齐声高喊,姜合皱着眉,眼见着皇帝眼中并无一点笑意,他有些担忧地看了章暮一眼,章暮也皱着眉,看着殿中场景。
“转玉。”崇明皇帝唤道。
章暮起身上前,跪地道:“陛下,臣在。”
“这次你又立大功,为朕拿下东海,为大楚豁开了海上口子,你说,这次朕如何嘉奖你!”
崇明皇帝曾说,整年过后再议此事,章暮实在不知他为何如此大庭广众说出,连忙俯身道:“臣不敢邀功,实因陛下福泽庇佑,臣才能一举拿下东洋。臣为陛下手中剑,臣之功,皆因陛下赐。臣现下所有,已超越臣原本之功绩。是以,臣无需陛下再行嘉奖!”
“侯爷功劳如此之大,还能不忘主,甚好!”方照道。
章暮道:“方大人说笑了,臣方才说了,臣之功劳皆是陛下福泽。”
崇明皇帝笑了下,命人端上一杯酒,章暮接过,崇明皇帝举起杯,章暮也举起,与之遥遥相撞,一同下肚。
“你既不肯要封赏,那年后,朕昭告天下,将东洋改为东州,划入怀珺的领地,如何?”
章暮看向姜合,姜合起身,眼中存了一丝含义,章暮看懂了,二人一同俯身道:“多谢父皇赐封地。”
“多谢陛下。”
崇明皇帝道:“朕给你封地,你万不可亲自前去,东州兵防,交与转玉就好。”
“是,多谢父皇,儿臣遵旨。”
崇明皇帝的道:“转玉,年后你抽出一月,前去东洋布置兵防。”
“臣领旨。”
声乐声起,殿内热闹依旧。
宴席散后,二人请旨回府,洗去一日污秽后,又双双躺在了床上。
因着今夜守夜,廊下灯未熄,章暮起身解了二人的衣裳,压在姜合身上,姜合看着章暮,摸了摸他的脸。
章暮本想动作,被姜合这一下摸的收了劲,一脸无辜地趴在了姜合颈间。姜合叹了口气,拉好被子盖着二人,轻轻地在章暮背上拍了拍。
许久后,姜合的手由拍变为了顺,“他今日未说将东州兵权给你,来日若是提起,转玉,你可要拒了。”
“我知。”章暮的声音有些闷,他将方从东洋回来时面见皇帝的事说了,随后又道:“不知陛下今日提及此事是何意,我总觉得,他与我不似刚回京那时一般了。”
傻子,皇帝从来就是一个心思,如今只是不屑再装了而已。
“别乱想,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