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  和死对头竹马成婚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耐烦地说完这句,他看向章暮道:“这样好了吧?”

    许多人看着,姜无心中再不满意,也要拿出储君的态度来,“进城吧。”

    说完掉转马头,率先走了出去。

    眼见这一好戏,姜合笑道:“这金察珏更像中原人。”

    “他与侯爷在边北多次对上,常与我们接触。此人心有统一边北部落之志,侯爷很是欣赏。”司空允道。

    “难怪有种别样的气质。”萝依叹道:“阳刚得很。”

    “此人身手甚好,用兵谋略得当。”司空允道:“如今边北部落被他统一大半,手下兵力也成翻,他与其余边北不同,品行还算好,不行阴毒之事。”

    边北从前各族按号排名,如今金察珏统一大半后,便将所到之处都称作东塔楮。

    姜合看向边北人身后所带之物,十几车贡品在后,轰如雷响地车轮声一路向北,跟在车后跑的人渐渐都没了踪影,太平大街重新恢复热闹。

    “小舅舅说的是。”姜合道。

    司空允稍一思索道:“今日金察珏所言,怕是会让太子恨上侯爷。”

    姜合笑了下道:“随他,总归他不是一日这样了。”

    屋内几人都笑了笑,姜合起身道:“我先回去了,小舅舅,你也该去西京营了吧?”

    司空允并未跟着在城门前等金察珏,今日在西京营的是章亭峥,算算时候,司空允也该去交班了。

    “这就去了,怀珺,大婚前诸事繁琐,别累坏了身子。”司空允叮嘱道。

    姜合笑了下,这许多的人都怕自己累到身子,他到底在外人眼中是有多脆弱。

    “我知晓,小舅舅不必挂心。”

    “好,我先走一步。”

    司空允一语成谶,姜无的记恨没几日便到了明面上。

    自从那日金察人拜见过后,章暮便回了西京营,准备不日出京巡视四州。东西京营忙的脚不沾地,然而姜无在朝堂的人这时却有了动作。

    这日上朝,工部侍郎上奏一事。

    南州自收复后,联系两州之间的大桥便动工了,近日南州官府上奏一事,道南州大桥人手不够,裘州治中多次南下请南州派人前往相助。然南州官府方才建立,南州百姓方才安居,南州战事遗留问题方才解决。

    百废待兴之际,南州州牧实在派不出人,但这是两州互通之大事。别无他法,南州州牧便与章暮所留之人交涉,那些上过战场之人体力了得,定能省下不少事。可那些领兵之人却道,他们只听侯爷之言,侯爷没下令,他们便不可随意擅离职守。以此借口,将南州州牧拒之门外。

    南州州牧忍无可忍,只好上奏朝廷,请陛下决断。

    闻言,朝堂炸开了锅,一时间议论声不断。

    章暮并未上朝,姜合皱眉看向姜无,只见姜无脸上带着笑,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很快,便有人出声了,“这虽说兵家是为保家护国,可这百姓才是国之根本,侯爷如此做,是否有些不妥啊?”

    这人话越说越虚,眼睛还不时看向姜合,似是怕得罪了他。

    一人发声,其余人也胆大了些,“北安侯与手下几十万兵马,吃的喝的用的,哪一件不是出自百姓之中,他如此做是否太过让民失望?”

    就好回身看去,这人正是秦格一派之人。

    “这天高路远,若非不是南州州牧上奏,我们还不知南州大桥建的如此艰难,南州方才收回,这么做,岂不是让南州百姓失望,又生事端吗?”

    姜合心中发笑,章暮本为朝中新贵,与崇明皇帝关系非同一般,如今又要与皇子成婚,他在京中独树一帜,早就遭人嫉妒了,如今才出一点苗头,这些人便开始一窝蜂似的往上扑。

    姜合在朝堂不说话,还真当他是死物吗?

    “臣倒觉得,南州方才收回,现下要紧的是民心归处。如今州内尚且不太平,若此时州外敌人来犯,戍边的将士们都去修桥了,该如何是好?”

    一众指责声中,忽闻此言,姜合往后看去,依稀记得此人是才从中州提拔上来的。

    姜无忍不住道:“修桥不是民之所向吗?你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怎么现下没有战事,这些人便只吃着皇粮不办事吗?”

    “太子殿下此言是否又些过激了?”说话的是位武官。

    武官与文官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这嘴皮子,文官弯弯绕绕嘴皮子一动,便能搅起大片风雨,而武官想要辩驳,大致也只会直来直去,这么一比,当真是吃亏得很。

    “本宫何处说错了?”

    朝堂一时混乱,眼见着就要吵起来。

    姜合在这时慢悠悠地出列道:“皇兄这话才奇怪,难不成没有战事,国内便不用养兵了吗?塔楮的金察人如何对大楚虎视眈眈,那日皇兄亲眼所见。臣弟不敢想,若是来日皇兄登基,是否邻国兵强马壮,我朝却无一人戍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