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捧到赵录面前道:“赵治中,侯爷喝的是白水。”
……
姜合笑了下道:“赵治中记性不错。”
赵录一脸尴尬。
章暮又喝了一杯茶后,才道:“赵治中少点小心思吧,这记性若是用在别处,怎么也不会是一个小小治中了。”
这话,与他母亲教训他时所说的一模一样。
赵录的脸更黑了。
姜合在二人之间看了看,道:“赵治中传信来说,有东洋人的消息?”
提到正事,赵录道:“是,查到了。”
章暮嗯了一声道:“说说看。”
“东洋群岛向来互相不服,近来大岛有统一趋势,所以出兵拿下了几座小岛。小岛兵力不足,上位者降服,百姓便可少受点苦。但有几座小岛与其他小岛联合不降,百姓就遭遇战火。因而有许多落难而来的百姓进入了裘州城,但这些百姓仅仅是失去家园的百姓,并无异心。”
章暮道:“你怎知他们有无异心?”
到底是外来人,还不是一个,身为对敌多年的人,章暮不是简单听过就能信。
“上岛之人,都是拖家带口的,若真是想做些什么,大概不会如此一家都来。”
章暮点点头,思索了起来。
姜合问道:“赵治中信里的意思是不只发现了东洋人?”
“是。”赵录道:“还发现了南洋人的痕迹。”
此话一出,章暮和姜合都是心中一咯噔。
“南洋?”章暮眉心拧起,看向赵录。
南洋与东洋不同,东洋只是一些岛国联合,大小岛屿之间内乱不断,百年来统一尚且不能够,更别说向外征战。再者说,东洋人擅长水战,陆战与大楚士兵相比实在占不了上风。
而南洋,是百年前从大楚分离出去的一个国家,只与大楚隔了一条不到百里宽的长江,名为楚江。大楚从前国力较弱的时候,夹在边北与南洋之间苟且,当时的边北与从南洋数次联手,大楚差点灭了国。后大楚大将频出,更有章暮父亲带兵杀敌,母亲变幻获取军情,才生生将边北与南洋撕开一道口子,横插中间,隔开劲敌。
那一战,死伤无数,血染半边天。
然而当时的崇明皇帝野心勃勃,修整半年,便命章大将军带兵,南征北战,将南洋人赶至楚江以南,将边北人赶至北边荒芜之地。
后又派驻各个大将驻守,南北才安定。
章大将军逝世的时候南洋人又一次过江举兵北上,崇明皇帝派大将军的老部下前去灭敌,杀了南洋的一个大头领,南洋人才又安定了这些日子。
现下他们骤然出现在裘州,定不是偶然。
姜合问道:“他们来此作甚?”
赵录道:“不知,南洋与我们面相衣冠无大差别,那些人只说像,也不确定是不是。”
章暮问道:“南洋国内现下何人任上将军?”
“回侯爷,王起。”蕙心道。“此人身高九尺,面貌极丑,常年戴一鬼面具。他府中无一女子,南洋传闻,他最爱些美貌,娇小的男子。除此以外,此人不参与南洋国内政,只听南洋王上的话。数月前,南洋西面小国叛乱,他只带百人便安定了。”
从前章暮在边北时便听过此人名声。
章暮勾勾唇道:“是把好刀,可惜。”
投错胎了。
“让人盯着点,派人扎在楚江边上,以防万一。”姜合说道。
“是。”
“那些东洋人都在哪处活动?”姜合问道。
“几乎在裘州与湘州交界的尚镇。”赵录回道。
姜合道:“那便将城中的东洋人都请去尚镇,只进不出,渡口明日严查。裘州事了,再重新放开。”
赵录道:“是,殿下。”
“偷摸干。”章暮补道。
赵录抬头与章暮对视一眼,随后道:“是。”
正巧章亭峥回来了,章暮道:“亭峥,再跑一趟,跟着赵治中去趟尚镇,留百人在那,然后你回来复命。”
没进门的章亭峥收回了要进门的脚,行礼道:“是。”
午后用过饭,章暮与姜合准备去牢里见见李光学,二人刚到后院门口,身后便跑来了一女子。
“殿下。”
“嗯。”姜合认出了那是萝依身边的人,便问道:“出事了?”
“回殿下,今日晨起,董不生派了十人出去。”
二人对视一眼,章暮问道:“可知道做什么去了?”
“一人拿着董不生的私令去了京中,剩下人四五分,不知道去做什么了。”那女子回道。
姜合道:“派人跟着,看看私令到谁手里。”
“是。”
“看好董不生,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