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琼华指着还在埋头绣的冯兰英:“刘主任,这位同志手脚慢,绣的又是最普通的麦穗,怕是…”
“慢工出细活嘛。”刘爱华摆摆手,踱到冯兰英跟前,却在看清绣绷的瞬间愣住了。
十六缕银丝般的细线相互交缠,勾勒出麦穗饱满的弧度,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仿佛下一秒就要坠落在地。
她用针尖细细挑出绒毛,那麦芒根根分明,在光晕下泛着碎金般的光泽,恍惚间竟让人闻到了田间成熟的麦香。
更妙的是停驻在麦穗间的小雀,圆鼓鼓的胸脯微微起伏,翅膀上的羽毛根根分明,连尾羽翘起的角度都透着灵动,仿佛随时都会扑棱着翅膀飞走。
“这是……”刘爱华声音发颤,“苏绣?”
她本就是苏州人,只是跟着自家男人远嫁到了此处,在这西南山区落了根,已经二十年没回去过了。
如今再一次看到苏绣,竟有种恍若隔世,热泪盈眶的感觉。
冯兰英收了最后一针,腼腆地笑了笑:“跟村里老辈人学的。”
刘爱华一把抓住她的手:“教你的是谁?”
冯兰英垂下眼睛,随口胡诌:“是五保户张奶奶,前年过世了。”
“那倒是可惜了!”她转向章琼华:“小章,这次的任务必须让冯同志参加!”
周素芬急得直跺脚:“可她绣得这么慢,会耽误我们进度的。”
“慢?”刘爱华一瞪眼,“这种针法,省里老绣娘三天才能绣一穗麦子。冯同志两小时就绣出三穗,还带着活物,这叫慢?”
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章琼华手里的钢笔险些没握住,直接抬头瞪大了双眼,目瞪口呆。
而周素芬更是惊讶连连,可还是不死心,把自己的牡丹往前送:“刘师傅你看看我的,我的也很好哎。苏不苏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绣的也不错,我男人我公婆都夸好。”
“都听好了!”刘爱华皱眉看了她一眼,章琼华明白老师傅不高兴了,连忙把人往回拖。
刘爱华这才又看向大家,“这次要绣五米长的领袖像,一个月后送到市里,这是设计图,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一个月后我们才能够完成作品。”说完,她拿出一张设计图。
她利落地用红铅笔在图纸上划分区域:“黄雪莲,你负责左下角的云纹。周素芬,右边的松树…”
当分到冯兰英时,刘爱华笔尖一顿:“冯同志,你绣领袖的面部轮廓。”她指着图纸最中心的位置,“特别是眼睛部分,注意表现神韵。”
“什么?”章琼华失声叫道,“刘老师,这……这不合规矩吧?新人怎么能担任眼睛啊,这可是最难的部分,往些时候都得好几个人一起。”
“规矩?”刘爱华冷笑,“这次时间紧急,所有人都忙眼睛,其他地方不要了吗!再说了,这次所有的我要亲自把关质量!”她转向冯兰英,语气突然柔和,“冯同志,有困难吗?”
冯兰英轻轻摇头:“我尽力。”
周素芬酸溜溜地说:“绣坏了可别连累我们。”
“放心,”冯兰英平静地理了理绣线,“我外婆教过我,绣人像最重要的是心怀敬意。”她抬头直视周素芬,“就像做人一样。”
刘爱华满意地点头:“好!从明天开始,所有人早九点到晚五点,必须完成当日任务。”她特意看了冯兰英一眼,“冯同志可以弹性工作时间,但质量必须保证。”
夕阳西下,两人沿着青石板路往西巷走。
黄雪莲一路上兴奋得脸颊泛红,嘴里不停念叨着:
“兰英姐,你看到没?刘老师那表情!她可是八级绣工啊,连她都夸你的针法绝了!”
“还有章琼华那张脸,是个主任了不起啊,来了就阴阳怪气的针对咱们,咱们又借了她的米还了她的糠,青一阵白一阵的,活像吞了只苍蝇!”
“周素芬也是,城里人了不起啊,居然看不起我们农村人,还想抢你的活,结果刘老师直接点名让你绣领袖像的眼睛!那可是最要紧的部分!”
冯兰英抿唇笑了笑:“别太张扬,咱们才刚来县城,低调些好。”
“怕什么!”黄雪莲一扬手,“有真本事还怕人说?”
话音未落,她一个转身,猛地撞上了一个迎面走来的中年女人。
“哎哟!”黄雪莲踉跄一步,差点摔倒。
那女人被撞得后退半步,身旁的小丫头立刻上前,一把拽住黄雪莲的胳膊,厉声道:“没长眼睛啊?撞坏了我家姐姐的衣服,你赔得起吗?”
黄雪莲脸色一白,连忙低头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
冯兰英抬眼看去,那中年女人约莫四十来岁,穿着一条深蓝色棉裙,外搭一件蓝布卡其外套,手腕上戴着一只银镯子,一看就是家境不错的。
“算了,阿香。”女人轻轻摆手,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