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1 章  穿回80年代摆地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始流行起来,有广告投放。

    但那时候的无人机价格,只有舍得花钱的年轻人才会心动。

    嗅到商机的资本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当然是对着自家的产品就大力介绍,巴不得年轻人多多的来买,还放出了不少风景区的高清俯瞰图,热爱旅游,追逐自由的年轻人能放过?

    后来,赛道越趋卷,才有平价的,农用的出现。

    更别说现在了,整个沿海,没几个人见过同类型的无人机会出现在沿海!

    那么,她手上捡到的机子,有很大概率,有可能就是国外的产品。

    既然是国外的,又没走正规的海关途径,就出现在了沿海,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她记得,上辈子偶然看新闻的时候,还看见说,这年头,有不少沿海渔民,不是今天捞到鱼雷,就是明天捕捞到一个声纳探测器上交给国家。

    不仅有锦旗,还有数千块,甚至论万块的奖励拿!都是小钱钱啊!

    要不是捞上了它,当时船上的人又都不识货,她爸问就给了。她还真的不可能那么有底气去问她爸,说要搞养殖业,就不需要,还要辛苦出海,去海里头捞,更不需要去滩涂辛苦的捕捉,忙活一个上午都还没有十斤的收获。

    杨爸当时听完自己女儿的打算,不由的轻笑,“你以为圈在一起养,就能够收获的多一点了吗?就跟在地里头种菜一样,种的多,得的多?

    从养殖场里头捞起的海货看着是多,但那都是因为去捕捞的渔民,不用再费时间去找,只需要不停的捞就可以了,才会看着多,

    但是还是那句话,圈的地方大,能捞上来的海货才多,但是也多不到哪里去。”

    因为海洋,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地方,是一个常年有台风生成的地方!

    但花的又不是他的钱,只是一笔意外之财,赌一把又能怎样?

    杨万闻言,直接在心里头吐槽,那都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科学的放养!

    就连寒流暖流的汇聚地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找到各种海产品适应的海洋环境去养殖,让它们繁殖的更多。

    现在搞的所谓海洋养殖都是,圈个地方,撒点苗下去,把海产品养起来,就算完事了!归根到底还是粗放的养。

    就跟不会种田种菜的农民一样,把种子撒在开垦的地里,有按时去拔草啊,但其他多余的想法,比如,要种多深,要用什么地来种?要什么时候浇多少水,一律都不知道,也不会照着做。

    又怎么能有大丰收呢?

    只能说,比在海上当个无头苍蝇,捕天然生长的海产品,来的要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才激发不出养殖的热情,因为没有正向回馈。

    可他们不是别人啊!

    “我们不是有外公吗?他答应了,会帮我们留意,有没有认识会海上养殖的教授,有,他就问问人家,肯不肯来帮咱们养海鲜。”

    杨爸丧里丧气的看向杨万,“你疯了吧?你外公跟你客套呢?哪有这方面的教授呢?有,人家那可是教授!给钱都不一定愿意来我们这小镇蹲着!”

    杨万摆了摆手,肯定道:“说不一定的,上回我去外公家可听说了,种田的,都还有很大学问的,都还有不少知名的教授在努力,他们也常常会下农田去钻研学问,

    更何况咱们需要的,能在海边搞养殖的,都是改善民生的好项目,怎么就没有人愿意来研究了?也许就是少了点而已,但我相信,外公一定认识有厉害,又肯下乡的教授!”

    说着,杨万想到,自家外公好像是研究大豆的专家,跟海洋养殖方面,左看右看都是不搭边,应该没有什么认识的人?!

    但这两者研究到后面,应该都是要研究基因的吧?怎么都该有听闻过这方面的人吧?

    等等她外公的电话,上天是保佑她的!

    杨爸摩挲着下巴想了很久,他女儿说的也不无道理。

    反正岳父老那里是去了,结果怎样,他也不敢想,只是比较担心小百万之前索要的无人机。

    在跟她再三确认,真的能换钱以后,他就去忙活了。

    反正也被自己女儿诓去请人了,开弓的箭能回头?

    能的话,在一开始听到女儿说,所谓的黑家伙是无人机,能换钱以后,他也不会屁颠屁颠的开着车去城里,找自家的老丈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