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日暮酒醒人已远  春风不渡少年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北军的叛变叫所有人始料不及,朝中商量了一轮又一轮,始终得不出结论,只得先调离西北最近的将领前去查看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陈臻等人忧心忡忡聚在一起,坐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气氛很是低迷。

    安厚存挠头,提议道:“出去走走怎么样?”

    周安鑫丢了个眼神过来,“走去哪?西北吗?”

    安厚存摇头,“去找吏部黄主事。”

    王逸林回过神来,赞同他的话,“也行,我们总不能就在这坐一天,去问问他到底对那村落了解多少也是好的。”

    其他人都站起来了,陈臻却僵在那不肯动,王逸林去拉他,没拉动。

    陈臻:“我不想当太子了。”

    另外三人相互对视一眼,无话。

    “世子文现在在全力赶往西北,我呢?我只能在这坐着等消息。”他自嘲一笑,“权力之下不是自由,而是重重的枷锁。”

    王逸林想了想,道:“盛权之下亦有方寸自由,就比如,当你拿出那把砍刀同我们去找黄主事时,他不敢不从。”

    陈臻:“……走。”

    来到黄主事家中,发现这里竟也是乱成一团,大理寺的人穿梭其中,见到陈臻手上的刀先是一愣,而后道:“不劳殿下出手,黄主事先一步自尽了,就在不久。”

    四人瞬间愣住。

    蹊跷,太蹊跷了,十二分有十一分的蹊跷。

    四人分散开来寻找线索,陈臻走到一半突然拐去了陈祈府上。

    陈祈听说了西北的事,对陈臻的到来并不意外,“我知道的也不多,我且说与你听。”

    陈臻在他面前坐下,俨然把陈祈当成了万事通。

    “许多年前,父皇广招贤才共同打天下,徒护将军便是其中一员,他身怀绝技,其族内更有一门绝艺,所织就的衣物可阻刀枪隔水火……”

    陈臻猛地抓住陈祈的手,他心跳得厉害,这简直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来此是为打听西北的消息,却不曾想还有意外之喜。

    突然被打断陈祈有片刻的失语,他轻轻拍了拍陈臻的手以示安抚,继续说:“为天下苍生寻福祉,徒护将军毅然决然率领其族人出世,并立下不朽战功,在提及日后归属时,徒护将军更是自请驻守西北,因此他的叛变让父皇很是痛心。”

    “关于徒护将军及其族人的事,皇兄还知道多少?”

    陈祈想了想,摇头,“我知道的只是这些了。”

    陈臻遗憾垂头,陈祈又道:“不过有一个人应该知道不少。”

    沈远扬正在院子里擦拭佩剑,听到陈臻的问话,他目放寒光,对徒护肃那是一个咬牙切齿,“徒护肃?别和我提这老贼,若叫我见到他,我定叫他试试我这剑有多锋利!”

    安厚存把信送到沈远扬面前,“柚子前段时间送了这信给我,约莫是起了什么疑心,可惜我并不知晓徒护将军就是这一族人,若是能早些知道或许就不会发生现在这些事。”

    沈远扬看到这熟悉的字体,忽然泪流不止,随后他破口大骂:“当年他追随圣上出世时,圣上承诺他会看顾好那一村子妇孺,圣上履行承诺至今,每年都不忘那一村子人,甚至专门从私库里拨出银两与人力给他们,结果倒好,这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他做了什么?掳我爱女,杀我百姓,真真是禽兽不如!”

    王逸林抬手打断沈远扬还要继续的话,“负责押送银两的官员是谁?”

    沈远扬一愣,说:“我如何得知?你们去问丞相!”

    苏丞相正埋首于政务,他被西北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听到他们的问题,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答:“黄万山。”

    黄万山,正是那位自尽的黄主事。

    事情开始明了起来。

    帝王承诺会护好徒护肃等人的亲人,然而徒护肃意外发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只剩下一片灰烬,他们隐忍许久最终选择在此刻爆发。

    黄主事多年来知情不报,在得知徒护肃叛变时害怕东窗事发,压力过大最终选择结束生命。

    然而问题是:还有谁骗了帝王?以及,村子里那把火究竟是谁放的?

    谁放的?

    徒护肃对着城墙下的人骂:“就是圣上放的火!十日之内圣上若不能赶来祭我族人之魂,晚一天我便杀一位将军,我要将他们的尸体挂于高墙上,让天下人知道,是圣上害死了他们!”

    于是这句话就传到了京城帝王的耳朵里,他又气又急,“朕放的火?朕看他是老糊涂了!他到底扣了几位将军?十日的时间要朕从京城赶去西北,他想杀人就直说,又何必栽到朕头上?!”

    帝王大动肝火,只派了沈远扬和自己的内侍前去,他自觉他已经做了很大让步。

    可徒护肃不这么想,他听闻来的人是沈远扬,当即把孙宪忠的尸体挂到了城墙上,他的意思很明确,要帝王亲自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