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恰好能遮蔽他们的身形。孟青蹲下身子,轻轻揉了揉受伤的腿部,眉头因疼痛而微微皱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强忍着不发出一丝声响。孟莲心疼地看着哥哥,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轻轻为他擦拭汗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过了许久,终于等到侍卫换岗。孟青看准时机,拉着孟莲,猫着腰,沿着宫殿的墙根快速移动。就在他们快要接近宫殿侧面的一个偏门时,一个小太监从门里走了出来。小太监穿着青灰色的太监服,头戴黑色的太监帽,尖着嗓子正哼着小曲儿,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他一眼就看到了孟青和孟莲,刚要大声呼喊,孟青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捂住小太监的嘴,将他拖到角落。
孟青眼神中带着一丝凌厉与威慑,低声道:“别出声,否则休怪我不客气。我们只是想进宫面见陛下,并无恶意。你若帮我们,日后定有重谢。”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眼睛里满是惊恐,拼命点头。孟青缓缓松开手,小太监大口喘着气,结结巴巴地说:“公子,小姐,这宫殿内守卫森严,陛下正在正殿与大臣议事,你们很难见到他的。”孟青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问道:“那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能引起陛下的注意?”小太监思索片刻,说:“公子,您可以写一封信,我帮您送到陛下身边的大太监李公公手里,或许他能帮您呈给陛下。”孟青觉得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便点头同意。他从怀中掏出笔墨纸砚(之前为防万一准备),快速写下书信,将信交给小太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说道:“拜托你了。”小太监接过信,匆匆走进宫殿。孟青和孟莲则在偏门处焦急地等待着,心中默默祈祷这封信能顺利送到陛下手中,解救父亲于危难之中。
孟青与孟莲在偏门处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孟青双手紧握,指节泛白,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太监离去的方向,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嘴唇微微抿着,脸上的神情凝重而坚毅。孟莲则在一旁来回踱步,她的裙角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将那淡蓝色的罗裙都揉出了褶皱。她时不时抬头望向孟青,眼神里既有对哥哥的依赖,也有对未知结果的担忧。
“哥哥,你说陛下会相信我们吗?这小太监会不会半路出什么岔子?”孟莲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睛里闪烁着不安的泪花。孟青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轻轻拍了拍孟莲的肩膀,安慰道:“莲儿,我们现在只能相信他。陛下圣明,只要信能送到,定会查明真相。”孟青的话语虽然坚定,但内心其实也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宫廷之中,人心险恶,变数太多,可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掷。
就在他们心急如焚之时,远处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孟青警觉地抬起头,将孟莲护在身后,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戒备。只见那小太监匆匆忙忙地跑了回来,他的太监服有些凌乱,帽子也歪戴着,脸上带着一丝慌张。孟青的心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公子,小姐,大事不好了!”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说道,“李公公说陛下正在与王家的人商议要事,他根本无法将信呈上去。而且王家的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你们在皇宫附近,正派侍卫四处搜寻呢!”孟青听后,脸色变得煞白,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咬咬牙说道:“多谢公公告知,既然如此,我们便自己想办法去正殿见陛下。”小太监瞪大了眼睛,惊恐地说道:“公子,这可万万使不得啊!皇宫内侍卫众多,你们这样去无异于自投罗网。”孟莲也拉着孟青的手臂,哭着说:“哥哥,太危险了,我们不能去。”孟青看着孟莲和小太监,心中十分纠结,但他想到被困的父亲,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说道:“莲儿,父亲危在旦夕,我们不能退缩。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也要试一试。”说罢,他甩开孟莲的手,朝着宫殿正殿的方向大步走去。孟莲望着孟青的背影,犹豫了一下,也擦干眼泪,跟了上去。小太监无奈地摇了摇头,躲进了一旁的角落,生怕被牵连。
孟青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正殿前行,他身姿虽略显疲惫却依旧挺直,青布长衫随风而动,那上面干涸的血迹仿佛是他战斗的勋章。他眼神如炬,穿透前方的重重阻碍,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面见陛下,救父脱冤。孟莲紧紧相随,她的步伐略显急促,呼吸也有些紊乱,手中紧紧抱着装有证据的包裹,那淡蓝色罗裙的裙摆已被地上的尘土沾染,却也无暇顾及。
“哥哥,前面就是正殿了,可守卫那么多,我们怎么进去啊?”孟莲看着眼前那巍峨的正殿,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两排侍卫如雕塑般伫立,他们身着华丽的宫廷侍卫服饰,金色的丝线在灯光下闪烁,手中长刀寒光凛凛,令人望而生畏。孟青停下脚步,目光快速地在周围扫视一圈,低声说道:“我们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再寻机而动。”
他们悄悄绕到正殿侧面的一处花丛后,孟青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侍卫的动静,大脑飞速运转。突然,他发现侍卫每隔一段时间会有短暂的换岗间隙,且换岗时门口的守卫会出现短暂的混乱。“莲儿,等下侍卫换岗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