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移,朝着那几位大臣走去。
此时的杨旸,身着的红色锦袍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腰间束着的丝带镶嵌着一颗温润的玉佩,更衬得她身姿婀娜。她发髻高耸,几支金钗点缀其中,在烛光下闪烁着光芒。
“诸位大人在此相谈甚欢,不知可否让本宫也来凑个热闹?”杨旸的声音清脆悦耳,却让几位大臣心中一惊。他们急忙行礼,其中一位强装镇定地说道:“娘娘说笑了,臣等只是在闲聊些琐事。”杨旸微微浅笑,眼神却如寒星般冰冷:“哦?本宫还以为诸位大人在商讨国家大事呢,毕竟这朝堂之事,可都关乎颜国命脉,若是有什么谋划,不妨说出来,让本宫也听听。”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不敢言语。杨旸见状,心中冷笑,继续说道:“本宫此次出征,并非为了一己私欲,乃是为了颜国边疆安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若有人想在这背后搞些小动作,可莫要忘了,本宫既能在战场上杀敌,亦能在这朝堂中洞察秋毫。”她的语气逐渐严厉,身上散发出来的威严让几位大臣额头冒出冷汗。
杨旸说完,转身离开,留下几位大臣在原地忐忑不安。回到自己的宫殿,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她知道,这宫廷斗争才刚刚开始,自己虽然有皇帝的支持和军中的威望,但那些大臣们也不会轻易罢手。她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既不能让他们破坏颜国的稳定,又要保住自己辛苦得来的地位和影响力。她轻轻叹了口气,心中默默盘算着,是该主动出击,还是静观其变,等待他们露出马脚。
杨旸沉思片刻后,决定先从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势力入手。她换上一身简洁的男装,一袭黑色劲装将她的身材勾勒得英气飒爽,头发束成高马尾,仅用一根丝带系住,没有多余的装饰,却更显利落干脆。
她悄然前往军营,未提前通知任何人。到达军营时,士兵们正在操练,看到皇后突然驾临,都露出惊喜与崇敬的神情。杨旸径直走向演武场中央,大声说道:“众将士,本宫今日前来,是想看看大家的训练成果。”说罢,她随手拿起一把长枪,枪身一抖,舞出几个漂亮的枪花,引得周围士兵阵阵喝彩。
这时,一位年轻将领走上前,抱拳道:“娘娘,末将愿与娘娘切磋一二。”杨旸看了他一眼,点头应允。两人摆开架势,年轻将领率先发起攻击,他攻势迅猛,枪尖如毒蛇吐信般刺向杨旸。杨旸却不慌不忙,身形轻盈地躲避着,她的眼神专注而冷静,仿佛在寻找着对方的破绽。几个回合下来,杨旸瞅准时机,猛地用枪杆一挑,将年轻将领的枪挑飞出去。
“娘娘好武艺!”年轻将领心悦诚服地说道。杨旸微微一笑,道:“将士们都应勤加练习,唯有自身武艺高强,才能保家卫国。”她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军营中巡视一番后,杨旸与几位重要将领单独会面。她坐在营帐中,表情严肃地说:“诸位将军,如今朝堂之上有些许暗流涌动,有人妄图破坏我们辛苦得来的安宁。本宫希望大家能团结一致,莫要被奸人所利用。”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忠心。
然而,杨旸也深知,仅靠军中支持还不够。她回宫途中,一直在思索如何在朝堂上也找到可靠的盟友。她想起了几位刚正不阿的老臣,他们虽不参与党派之争,但在朝中颇有威望。“或许可以从他们入手。”杨旸心中暗自想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决定回宫后便去拜访那些老臣,哪怕前路布满荆棘,她也要为颜国的稳定与繁荣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她守护的这片江山社稷。
杨旸回宫后,稍作休息,便精心挑选了一件素色的丝质长裙,裙摆上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花,外披一件月白色的薄纱披风,走起路来飘飘欲仙。她仅佩戴了一副羊脂玉的耳环,头发简单地挽成发髻,插上一根碧玉簪子,妆容淡雅,尽显温婉大气。
她带着宫女,捧着几盒珍贵的茶叶和一些古籍,前往老臣李大人的府邸。李大人一生清廉,刚正不阿,在朝中颇有威望,且对颜国忠心耿耿。到了李大人府邸,管家通报后,李大人亲自出门迎接。
“老臣拜见旸后娘娘,娘娘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李大人恭敬地行礼。杨旸连忙扶起他,微笑着说:“李大人不必多礼,本宫今日前来,是想与大人聊聊家常。”李大人心中明白杨旸的来意,但也不点破,侧身将杨旸请进屋内。
屋内,杨旸坐在椅子上,眼神真诚地看着李大人:“李大人,您在朝中多年,德高望重。如今本宫发现朝堂之上有些不太平,一些势力暗中勾结,意图扰乱朝纲。本宫深知大人一向秉持公正,所以想听听大人的看法。”李大人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娘,这朝堂之上的纷争由来已久,老臣也有所耳闻。只是这些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清除并非易事。”
杨旸轻轻点头,说道:“本宫也知道困难重重,但为了颜国的长治久安,本宫不能坐视不管。大人可有什么良策?”李大人看着杨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娘娘有此等决心,实乃颜国之福。老臣以为,娘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