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陆续追查出前事,同安十九年,臣奉命前往宿州赈灾,当时粮草迟迟不至,臣万般无奈只能置换祖宅保灾民几日果腹,这才等来了朝廷的粮车,时隔多年旧事重查,臣才发现当年便是怀逸勉与当时的户部侍郎周千相互勾连倒卖皇粮,才致使赈灾粮供应不及,十余万灾民受难。而此次灾发更与怀逸勉脱不了关系,怀逸勉任职尚书省水部期间,便指使沿海一带杂造局延误堤坝修筑进程,偷换劣等材料,最终工程难以达标,汛期一至便是灾祸天降。”
明则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说了太多话的停顿,他接续道,“同安二十四年宿州乡试,怀逸勉为替妻家子侄谋取功名,以金百两及权势相诱,割人卷面以替之,夺他人功名,那位鱼目混珠者当年借他人之能一鸣惊人,后来的官途却不顺畅,在怀逸勉提携下做了绵州杂造局之长,臣清查水利修筑一案时,此人心中有鬼,便将一切都招了。”
怀逸勉跪在地上已经面如死灰,过去的桩桩件件龌龊都已大白于日光之下,无所遁形。他所犯之事一件便已足死,这么多累在一起,朝堂众人的目光都变了色,他们瞧怀逸勉,像在瞧一只臭不可闻的大蝗虫。
许月落却没功夫在意这些,同安二十四年,宿州,这几个字眼紧紧攫住他的心,他的目光几乎炽热起来。
明则却也顺他心意继续讲起来,“臣核实过这举子的身份,是宿州渠田镇人氏,古姓人家,年幼失怙,被人夺了功名便一路上京状告,却被怀逸勉手下人打残了身躯,或者已经被打死,这举子仅有的一个姐姐也在他上京告状后被当年顶替他之人掳走,现已故去。那举子在金陵被拦截之后,为了摆脱此事后果,那人改换姓名有了新身份,怀逸勉官做的愈发大,出手给他另安排了职务,又将唯一知情的宿州进士殷如璋毒杀,若不是查起水利一案,这事便要永沉大海了。”
怀瑾,怀瑾,那是顾怀瑾。
许月落隐在袍袖中的指尖一片冰凉,眼眶红的能滴下血来,他低头盯着地面,眼睫拦住触目惊心的恨。
“殿下,怀逸勉涉案众多,理应关押……”
“殿下,皇后……”
“……”
“殿下,……谋逆,……抄斩……”
昏天暗地里,许月落终于想起来什么,他松开紧咬的后槽牙,无声站出了队列,开口前,他望了眼明则。
“殿下,怀逸勉罪不容诛,然妇孺无辜,还请殿下明察,有罪之人斩杀抄家,无罪之人轻释吧。”
许月落双掌高举头顶,又缓缓拜下去,身后首先附声的竟是柳愿思,断断续续也有人附议,太子年幼仁厚,最终准奏了许月落的请求。
一片殿下圣明中,不同的声音便格外惹眼。
明则跪的挺拔,字字朗朗,如积石撞玉,“殿下,还有一事,皇后召见臣之时,言密信已于一月前便传出,神策军瞒不上报,殿下应当追究。”
这一波三折磋磨的姚楚川脸色惨白,明眼人却渐渐看清,今日的重头戏才刚刚上演。
“殿下,”柳澄明手持玉笏跪了下去,他一出声局势就很难向任何人的设想倒去了,“神策军驻守西南百年,事关重大,汪大人方才言及送信之人满身伤痕,或许其中另有隐情。”
姚楚川立刻看向汪佑纶,“汪爱卿,你说。”
“回殿下,臣仔细盘问过那人,他确实说自己月前便已出发,因兹事体大,周帅不便通过驿站传信,便派了一队亲兵,谁料在乌苏谷遇见了伏兵,据那送信之人所言,伏兵有千人之众,火箭漫天,幸而有一支路过的军队相救,他才得以逃了出来,身受重伤又为了躲避追兵四处钻山路,故才延误了时机。”
此话一出,大殿上嗡鸣之声又起,一月前左羽林卫统领唐星沈奉命前往西北,后来便杳无音讯,直到半月前太子发觉已该返京复命的唐星沈失去联系,方才传信西北,由军中左卫将军卢滢护送郡主归京,途经乌苏谷,发现了战斗残迹,一纸奏折上报了朝廷。
只是当时恰好皇帝昏迷,朝中上下陷入混乱,此事被压了下去,如今竟完全与那送信之人所言对应,看来,唐星沈所带队伍便是在那一场战役遇难了。
“殿下,卢将军在乌苏谷发现战斗残迹,西南来人又称在乌苏谷遇禁军相助,乌苏谷地处西北西南交界,想必那支禁军便是唐大人,此刻唐大人下落不明,还请殿下加派人手寻找,早日查清汪大人口中所言不明身份的伏兵,此事重大,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柳澄明思路清晰,三言两语抓住了重点,许月落长睫交合掩饰讽刺,金殿上站着这么些人,只怕心里也觉得嘲讽。人失踪了大半个月才想起来找,找什么,找找有没有野狗啃剩的骨头渣么。
许月落安静站着不出头,移花接木啊,撞招了。
他今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将明则从暗处一点点扯出来,早在星沈来信告知怀后私下拉拢神策军开始,他就决定借机让明则的私兵暴露在朝廷的视野里。当时无意间在秦府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