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过了几日,晏如的眼睛好了大半,易为春便带她去郊外踏青。
陌上春华正盛,蝴蝶翩飞,烟柳随风拂堤,黄鹂自在轻啼。
隐隐有筝声传来,如湘水碧波,幽恨暗生,寻声望去,却见一女子独坐柳下,眸似秋水,眉如春山。
晏如与易为春缓步走近,倾听这醉人的乐声。
断肠弦凝之时,那女子春山眉黛低垂,声停处亦别有深情万重。
俄顷,女子正坐,眸光湛然,望见晏如之时却似是有些意外。
她旋即起身,向二人走来。
“段夫人。”女子敛衽一礼。
晏如茫然地跟易为春对视一眼,旋即尴尬地回了一礼,道:“幸会,幸会。”
然后她又接着道:“实不相瞒,我而今心智有失,记忆不全,不知姑娘是哪位旧相识?”
如果可以,晏如真的很想把这句话贴自己脑门上,免得每次都要复述一遍。
“我是锦瑟宫弟子,温初静。”
温初静闻言,如是介绍道。
晏如“哦”了一声,转向易为春道:“温姑娘,这位是我的好友易为春。”
二人彼此见礼。
温初静暗自打量了晏如的眼睛片刻,问道:“段夫人是否有眼疾?”
晏如点点头,也没隐瞒:“不错,我近来气血郁结,以致目昏难视,幸有易姑娘悉心照料,已好了大半。”
温初静思忖片刻,提议道:“目力有损终是不便,不若我为夫人弄筝一曲,以五音之法为夫人疏通气血,段夫人意下如何?”
晏如没想到她竟如此热心,当即道:“温姑娘有此等美意,在下自然求之不得。”
她暗暗想,方才温初静也只是报了自己的名字,并未说二人从前有何交集,若是挚交,应当也不会如此客气,可若是泛泛之交,也不必如此热心,真是好生奇怪。
温初静回到筝边,凝神片刻,指尖运灵,另起一调。
悠扬和悦,绵柔清新,时而如云舒卷,时而似水潺潺。
倏而飞来一声清笛,真好似春水连潮,奔留入海,海升明月,共照此时。
温初静筝声微顿,继而纤指一转,与笛共奏一曲。
疏疏如风摇一山,泠泠如步鸣佩环,轻快处教人想起晴日携友眺远,和缓处教人忽忆月夜春入江南。
一曲毕,晏如久久不能回神,直到她的手被人轻轻地晃了几下,她眼前的一切这才缓缓清晰起来。
晏如眨眨眼,目光从易为春身上划过,又掠向远山,直至碧空尽头。
“我的眼睛…好了…”她喃喃道。
她旋即面向温初静,双眼含光,又重复了一遍:“温姑娘,我的眼睛真的好了,你太厉害了。”
温初静唇角含笑,看向不远处:“还是多谢这位公子吧,他于乐理一道,技艺远胜于我,我不过是碰巧沾了他的光。”
晏如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却见一位穿着半新不旧青袍的男子正向他们走来。
此人衣着虽朴素,面容却俊逸极了,且气质纯澈而幽静,只消看他一眼,心中那些纷乱的思绪便能安静下来。
易为春的目光在此人身上不着痕迹地转了一圈,眉头微挑。
那超然中略带忧郁的青袍男子走在平地上,也不知是被哪一团与众不同的空气绊住了脚,一不留神,竟然摔了个大马趴。
众人:“…”
“无妨,无妨,”男子竟好似习惯了,先是摆摆手,而后就着五体投地的姿势冲众人一拱手,轻轻道,“在下这厢有礼了。”
三人一时之间也不知是该去扶他,还是跟着行一套大礼,但四个大人一起趴在地上的画面想想也是过于美妙,最终三人还是不约而同选择了上前扶他。
青袍男子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头上顶着两根杂草,浅浅一笑。
“小生方才路过此地,闻见姑娘筝声高妙,一时没忍住卖弄技艺,附和一曲,得罪之处,还望姑娘见谅。”
“公子此言,真是羞煞我也,我乃锦绣宫弟子温初静,”温初静尽量忽略掉他头上那不伦不类的杂草,回了一礼,问道,“敢问公子贵姓?”
“免贵姓秦,单名一个秀字。”
“不知秦公子是何处仙门门下高徒?”
“惭愧,无门无派,一届散修罢了。”
温初静有些意外,接着道:“不知公子可愿入我锦瑟宫?凭公子的本事,定能有所作为。”
秦秀双手拢袖,微笑着摇了摇头,杂草在他头上迎风招展,分外风骚:“小生才疏学浅,乡野散人一个,实在不敢当姑娘厚爱。”
温初静点点头,思即此人若加入锦瑟宫,也恐怕有损门派形象,便作罢了。
“不知二位将去向何方?可有兴致去镇上小聚?”易为春看向秦秀和温初静,笑着提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