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朝下旨,让齐家当上皇商,这样就不会引发后面,何敬和太子有机会在做什么手脚。
“此次南江灾情严峻,朝廷户部所拨灾银物资,到了南江城不过两日,就没有了,是齐家自主出资,先第二波朝廷的赈灾银两到之前,到达南江城,才解了燃眉之急,让南江城得以等到第二波救灾。”
洛浔说完,看向一直沉默的,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慕旭。
他的那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
她触碰了他的底线,自然是想要将自己千刀万剐的。
洛浔迎头对上他的眼睛,丝毫不惧:“至于为什么第一波的物资那么快就没有了,那还得问问何大人,保举的那位赈灾巡抚万天舒,可是何大人原本的门下。”
何敬显然没有想到,洛浔会突然当庭来这么一手,他已经抖着身子,说不出话来。
洛浔的话,众人听得明白,已经不言而喻。
慕邺气急,将那账簿一把扔在何敬身上:“何敬!因你们一己之私,让朝廷损失了多少银两,还因你们个人仇恨,中饱私囊,使忠良商贾之族蒙尘,你的脑袋,是不是不想要了!”
“圣上!万天舒是原本臣的门下,可是此人心性奸滑,南江赈灾款一事,臣并不知情,至于李氏与齐家有仇之事,此前臣也一概不知,只是说两个孩子相识,故而结为姻亲,臣门下的产业,也都是臣之逆子擅作主张,臣并不知晓,至于打压齐家一说,臣也只是受人蒙骗,未经查实,是臣之过错,但万万不敢,用臣之私权,中饱私囊啊!”
何敬一番话,将自己说的多么的冤枉,好似这些事情,都没有经过自己授意,倒是都往自己儿子和李氏身上推。
如今何子琼之事已定,他再多担一些罪责也已成了定数,何敬虽然有辩词,可是那账簿上确确实实记载着所交易的往来。
慕邺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可是如今就削去了何敬的官职,一时之间不知道由何人顶替。
洛浔冷笑道:“何大人,事情到了这一步,你竟然还能说这番话,不知你牢狱中的儿子,心得多寒,也不知那李氏,会不会觉得自己信错了人?”
何敬抖着身子,不敢回头,龙椅上那高高在上的人,已经开始了他的宣判:“着司证监即刻严查南江赈灾一事,严查李氏,贬何敬为户部侍郎,查封何府,何子琼自太后圣诞之后,即刻问斩。”
慕邺说完,便坐了下来,又命王闲拟旨:“感念齐家赈灾有功,孤心嘉奖,特赐赏银,以及往年多出的税银,命齐家担任皇商一职,为朝廷多做贡献,互通市集。”
慕邺宣布完,便怒气冲冲的喊着退朝,他一刻也不想看到何敬的那张嘴脸,满朝的大臣们,齐声喊道,圣上英明,恭送圣上。
此事才算告一段落,可是何敬并没有被定重罪,他此刻瘫坐在地,本来他的儿子还能或许因为太后圣诞而获赦。
如今一来,已经是定罪论处,板上钉钉了。
洛浔看着他,目光沉了沉,林启言她们站在她的身后,轻声唤了她一句,她才回过神。
人被逼急了,会走下策的,何敬,且看你如何,作茧自缚。
洛浔她们出了议政殿,才看到王闲在侧边候着。
洛浔行了一礼:“王公公。”
王闲也恭敬的回礼道:“圣上召见三驸马,三驸马,请吧。”
上官晴她们有些担忧,不过洛浔冲她们摆摆手,示意没事,她们也才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去。
在慕邺的书房前,王闲突然停了停脚步,洛浔不解,就听他轻声说了一句:“三驸马,圣上的脸色不大好,请谨言慎行。”
震惊与王闲竟然第一次,同自己通气。
她一直觉得慕邺身边有慕旭的人,那个人她曾经也猜疑过,是不是王闲。
可如今王闲的一番通气,让她有些疑惑,对于自己之前的判断,又需得重新再思索。
里头的慕邺已经在等着,洛浔也不好多停留,只道了声多谢王公公,便走了进去。
“参见圣上。”洛浔跪在地上,慕邺并未有出声,只有用笔批着奏折声。
半晌后,他才淡淡开口:“浔儿,你是不是觉得,孤对何敬的处置,太轻了?”
洛浔愣了愣,她是有些不满慕邺的处置,可是想到还有后面的计划,她想,或许慕邺自有打算。
“圣上自有定论,臣不敢妄自揣度。”
“颜儿给启言的信,他私下里交给了孤,只是他比何敬晚了一步。”
慕邺说完,放下了手中的笔:“表面上何敬自绝亲子,以保满门,实际上他的心思,孤也能猜出一二来,孤坐在这个位置上,也并非一叶障目,大臣们之间的勾当,孤看的清楚,可是这偌大的朝廷,需得权衡利弊,你有没有想过,何敬倒台,让谁顶替他的位置?”
他抬眸定定的看着,跪在底下的洛浔,见她不吱声,如鹰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精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