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子才是,叔寄的事马上就要有眉目了。”

    王闰之刚要闭上眼睛,闻言将眼睛睁得溜圆。

    苏轼道:“你先睡一觉,等醒来再详细说。”

    王闰之知他是不肯说了,只得重新躺好。

    三日后,苏公馆大办洗三宴,遍邀亲朋好友。

    时任杭州知州的陈襄与柳子玉、陈舜俞、刘孝叔、张先、李公泽等人齐齐来贺。

    圆娘听说宾客名单后瞪大了眼睛,厉害了,都是留名青史的人,她倒十分想见一见,然而辰哥儿带着她左藏右躲恨不得隐身了。

    圆娘不解,问道:“二哥,你跑什么?”

    只见他心有余悸的抚了抚胸膛说道:“好妹妹,快跑吧,被那群老学究逮住可是要作诗的。”

    “我才六岁,字还认不全呢,应该不会有事吧。”圆娘问道。

    “寻常来说是没事儿,可你是我爹的弟子,你想想,可怕不!”辰哥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那什么,人们都说名师出高徒呢。”

    吓得圆娘抖了一身鸡皮疙瘩,连忙跟着辰哥儿钻进假山洞里躲猫猫。

    没多会儿,假山外俩侍从匆匆相遇,其中一个问道:“王七,郎君现在何处?有贵客登门。”

    王七疑惑道:“在竹林会客呢,今日知州都到访了,这杭州城里还有大过知州的?”

    那人忙回道:“是朝廷的人。”

    王七听得心头一紧,连忙带着他去回禀了。

    两小只在假山里听得云里雾里的,圆娘的右眼皮扑扑直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孰料这时,脑海里趴窝许久的屏幕缓缓亮起两个醒目的大字:沈括!

    圆娘心头漏跳一拍!怎么把这么要紧的事情给忘了!!沈括可是从杭州拿了苏轼的诗集分别作注夹在巡察报告的公文里给官家上眼药的。

    她嘁了一声,也顾不得躲着了,转身飞速跑出去找苏迈。

    “哎,圆妹,圆妹,你去哪儿?等等我。”辰哥儿紧接着在后面追赶。

    二人跑的满头大汗,圆娘终于在去酒席的路上逮住了苏迈。

    圆娘将苏迈拉到一旁问道:“大哥,师父与沈察访使可有交情?”

    苏迈笑道:“虽然沈察访使是新党骨干,可这天底下父亲跟谁合不来?”

    圆娘摇了摇头继续问道:“二人之前可有诗文往来?”

    苏迈这才正色道:“倒是不曾,沈察访使是钱塘人,钱塘沈氏精通岐黄,父亲想替三弟问诊,故而才给沈察访使发了请柬。”

    “这么说,不是来写诗的?”圆娘担忧道,“我听说他临回京之前特意想要师父一本新诗集,是何道理?”

    平日里没诗文往来,今日突然一上来就讨诗集,还是新党的人,身负两浙察访使之职,这就很惊悚了。

    苏迈脸色微变,当即顾不得什么,把腿就往苏轼书房跑,圆娘亦跟了过来。

    隔间,苏轼正和沈括细谈,把酒言欢,气氛相当融洽。

    苏迈悄咪咪将最新的几本诗集都挪到了抽屉最里面,又从书架上重新拿了一本诗集放在桌面上。

    圆娘随手翻了翻诗集,没什么过激言论,她稍稍放了心。

    约摸一炷香后,沈括借口公务繁忙起身作辞,苏轼照例再三挽留,沈括好似想起来什么似的,开口询问道:“不知子瞻最近可做了新诗?是否装订成册了?能否借愚兄一观?”

    苏轼不疑有他,笑道:“存中兄请稍候。”说着,亲自走到书房寻诗集,三兄妹悄悄的躲在暗处。

    苏轼在书桌上翻了翻,见最近几本诗集都不见了,书桌上只留有一本诗集,再去寻的话,让客人久等就太失礼了,他只好拿了这本出去。

    圆娘的心怦怦直跳,古代文人最怕的就是文字狱了!虽然那些明显带情绪的诗文被苏迈藏了起来,但有心人想找茬儿怎么也能找到,思及此处,她悄无声息的从侧门转了出去,辰哥儿见状要跟,圆娘摆了摆手道:“我去茅房。”

    说罢,她从另一条路上抄近路追上了沈括。

    “察访使大人。”圆娘硬着头皮去拦路。

    沈括脚步一滞,见是个六岁的小娘子,他抽搐了一下嘴角,居高临下的问道:“你是谁家小娘子?有何指教?”

    “仰慕苏公才学,跟随家人来苏公馆做客的人。”圆娘信口胡诌了身世,“您……手里拿的是苏公诗集吗?”

    “不错。”沈括皱着眉头说道。

    “听家父说您是官家新任的察访使,是官家让您来要苏公的诗集吗?官家也喜欢苏公的诗吗?好耶!”圆娘故作天真的说道。

    沈括冷峻的容颜上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自在,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圆娘不管那许多,反正她敲山震虎的目的达到了,之后便故作忧虑的说道:“也不知我爹爹有没有沈大人这么好的运气也向苏公讨得一份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